出席《施政報告》記者會 李家超:施政最終目的是市民福祉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在立法會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後,於下午出席記者會。他指出,今次《施政報告》以改革和部署為雙主軸,聚焦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他回顧過去三年政府推行改革的歷程,認為已為香港奠下穩固基礎,並強調施政最終目的是市民福祉。
李家超提到,社會福利、醫療及教育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範疇,三者合共佔經常開支六成,較他上任時增加約兩成,涉及約五百六十億元。他表示,房屋政策是施政重中之重,未來五年公營房屋供應達十八萬九千個單位,供應結構已由「頭輕尾重」改善為「頭重尾輕」,公屋輪候時間縮短約一年。醫療方面,白內障及外科手術輪候時間已縮短一成至兩成,基層醫療亦擴展至全港十八區。
他又指出,人口老化導致勞動力下跌,政府正推行輸入勞工計劃,同時加強防止濫用及打擊黑工。至於社會政策,政府會繼續推動精準扶貧、支援長者、鼓勵生育及增加托兒服務。
李家超特別談及「部門首長責任制」,形容是要系統化強化公務員管理,加強問責,提升部門效率。他強調新機制旨在公平、公正,避免不確定性,並指出如部門出現嚴重問題,會交由獨立調查小組處理,後果可包括降級或革職。
在教育、文化及旅遊方面,他稱香港具條件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和藝術交易中心,遊艇經濟亦已放寬規管。對於北部都會區,他重申會加快產業政策,引進製藥等高增值行業,並利用香港的國際化優勢推動產品轉化和出口。
李家超總結指,香港具備國家和國際雙重優勢,《施政報告》將令香港發展更清晰、更具觸目,並會持續吸引國際機構落戶,鞏固作為全球重要合作門戶的地位。
攝:Gordon Choi
文:Kevin Li
#TMHK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