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政策局記者會 甯漢豪:十年「熟地」約二千六百公頃 何永賢:豐富置業階梯、加速簡約公屋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政府最新十年「熟地」預測約二千六百公頃,約七成來自北部都會區;本年度預計可交付約一百五十公頃,進度符預期。除北都外,龍鼓灘、將軍澳一三七與一三二區、東涌擴展等將於未來十年合共提供約二百七十公頃。她指「城中學舍計劃」反應理想,已接獲多宗申請並有部分獲原則批出,若全部落地可新增約一千五百個床位;計劃即日起擴展至重建新建個案,並會預留最少三幅市區商業地興建宿舍。產業方面,前南丫石礦場及香港仔避風塘擴建將分期招標,紅磡臨海用地明年下半年啟動法定程序;同時率先美化蘭桂坊街道,分階段更新城市設計。市區重建則預留古洞北、粉嶺北三幅地予市建局作「樓換樓」,放寬地積比率轉移至跨區,並在七個指定地區向私人重建項目「送」兩成樓面(可轉移或折現記帳)。為降成本,將放寬地面兩層停車場樓面全免,推行成本管控數碼平台及中央採購鋼筋與組裝合成構件。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公營房屋供應已由「頭輕尾重」扭轉為「六四」分布,「簡約公屋」目標三萬個單位陸續落成,已交鍵逾四千戶,年內總量可近一萬,明年再增約二萬;公屋綜合輪候時間降至約五點一年,將力追四點五年目標。置業方面,綠白表配額調整為「五五」,下期「白居二」增至七千個名額,新增配額一半傾斜予四十歲以下及一人申請者,並提高較大面積單位比例;資助房屋轉售限制由十五年縮至十年。當局將試行允許持有十年或以上的資助出售單位在繳付准許費後,出租予合資格白表申請者(名額三千),並推展長者「樓換樓」。同時設「項目促成辦」與標準物料庫、集中採購組裝合成,加上應用「智易扣」、數碼建模等技術以控時控本;「簡樸房」條例力爭盡快通過並於二六年三月實施,並會公布馬頭圍邨、西環邨重建及研究模範邨重建方案。
攝:Gordon Choi
文:Kevin Li
#TMHK20250919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