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鰂魚涌濱海街地盤發現二戰炸彈 警:炸彈具極高危險性 決定即場切割並以燃燒方式銷毀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鰂魚涌濱海街一個地盤是日中午發現一枚二戰遺留的美軍空投炸彈,警方及消防隨即到場處理。涉事炸彈屬「ANM六五」型,重約一千磅,內藏約五百磅高性能炸藥,彈身設有前置及尾置引信,外殼保存完整,威力與當年製造時接近無異,具極高危險性。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指,炸藥長期受潮可能變得敏感,欠缺穩定性,因此決定即場切割並以燃燒方式銷毀,而不會移走或引爆,以免危及民居。

警方估計,切割和燃燒程序會於今日凌晨二時展開,並希望在約十二小時內完成,於日間解除封鎖,讓居民回復正常生活。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透露,過去亦曾處理多宗同類炸彈,包括二零一四年及二零二零年在跑馬地錫克廟一帶的個案。

受事件影響,警方要求附近十八幢大廈、約一千九百戶、合共六千名居民疏散,並開放十五個臨時庇護中心安置。東區民政事務處聯同關愛隊協助撤離,並安排旅遊巴接載居民到社區會堂暫住,酒店及青年宿舍亦準備提供支援。警方逐家逐戶拍門通知,並利用無人機廣播,務求在晚上十一時前完成疏散。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晚上十時到場視察,強調當局會盡快消除危險,保障市民安全。消防處亦出動多輛消防及救護車、一支事故安全隊,以及滅火機械人和流動指揮車戒備,全力配合爆炸品處理課行動。

攝:Gordon Choi
文:Kevin Li
#TMHK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