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 李家超:「一國兩制」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最佳制度安排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在立法會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稱維護國家安全是根本,形容「一國兩制」是香港長遠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會全面準確落實「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方針,同時完善國安法律制度,確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他指出,「愛國者治港」原則已全面貫徹,政府正全力籌備十二月七日的立法會選舉,確保選舉公平、安全、有序。

在發展規劃方面,李家超宣布成立由他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三個小組,專責營運模式設計、大學城規劃及全流程管理。他表示,會透過簡化審批、拆牆鬆綁及靈活批地,吸引高增值產業落戶,並以「雙信封制」取代傳統招標,加快引進物流、先進製造及新型工業。北都大學城將分三階段供地,最早於二零二六年啟用,推動「留學香港」品牌。

他同時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將責任制度化,若涉及系統性問題,會交由獨立小組調查,並加強公務員評核及人事管理。

創科方面,政府將成立「AI效能提升組」,推動部門應用人工智能,並計劃在中環設立全港首個AI警務站,處理非緊急報案。另會預留十億元設立「人工智能研發院」,並於沙嶺發展數據園區,推動AI研發及應用。報告亦提出發展飛機回收及生命健康科技產業,並成立「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加快新藥審批。新能源方面,會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鏈及氫能基建,並建設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

在招商引資上,政府會推出「優惠政策包」,涵蓋地價、稅務及資助,吸引高端企業落戶。金融方面,會優化上市制度、推動債券電子化交易平台,並發展碳市場及黃金交易樞紐,同時增發人民幣債券,設立「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

房屋政策方面,居屋綠白表比例將調整至五比五,白居二配額增至七千個,其中部分撥予青年;居屋及綠置居轉讓限制縮短至十年。另會推出「長者樓換樓計劃」及先導出租安排,並加快「簡約公屋」建設,年底前有一萬個單位落成。市建局亦會推動重建,並研究活化工廈作住宅。

醫療及安老方面,政府將研究籌建第三所醫學院,並強化基層醫療,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平台」及AI輔助篩查技術;中醫醫院將於十二月起分階段啟用。安老服務方面,長者社區照顧券增至一萬六千張,新增七百個資助宿位,並試行資助長者入住大灣區院舍。

教育政策則包括發展北都大學城,放寬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生學額上限至五成,並在北都預留土地興建國際學校。教育局將撥款四千萬元,資助八所大學加強國際招生,並推動DSE國際認受性。

人口及青年方面,李家超宣布延長初生子女額外免稅額至兩年,並新增十五所資助幼兒中心,提供一千五百個名額;同時成立「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青年發展方面,政府會推出更多國際實習及交流計劃,並增設青年活動及空間。

支援經濟方面,政府會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申請期,並延續「還息不還本」安排一年;非住宅用戶水費和排污費獲五成減免,每戶每月上限分別為一萬元及五千元;小販、食肆等牌照費用將獲豁免一年。

旅遊及文化方面,政府將推動「無處不旅遊」,包括工業品牌旅遊、舊城中環及鄉郊生態遊,並計劃開放米埔及部分沙頭角海禁區。遊艇經濟方面,會增設逾一千個泊位,放寬訪港遊艇規定;郵輪碼頭亦將重新招標。政府同時推動藝術品交易生態圈及「中華文化節」,並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提升康文署設施吸引力。

李家超在結語表示,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關鍵時刻,面對經濟轉型挑戰,但機遇遠大於困難。只要社會團結創新,自強不息,香港定能再創輝煌。

攝:Gordon Choi
文:Kevin Li
#TMHK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