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新民黨進行青少年國民身份研究 百分之八點七認為香港人與中國人身份完全不相容 近三成受訪者完全不願意到中國定居

「新民黨」是日發表「青少年國民身份」研究報告,研究以問卷形式抽樣訪問中四至中五學生,共收回一千二百七十九份問卷,發現約百分之三十七的受訪者認為香港人身份與中國人身份「一半半」能夠相容,傾向認為不可能相容的佔約三成,認為「完全不可能」相容的有百分之八點七,而「完全可能」相容的有百分之九點六,「新民黨」認為身份認同兩極化的情況值得關注。此外約百分之二十三受訪者「完全不願意」到中國實習,約百分之二十五受訪者「完全不願意」到中國工作,逾三成受訪者更「完全不願意」到中國定居。調查亦發現逾四成受訪者認為香港不應該推行國民教育,約四成半受訪者亦不贊成初中中史科成為獨立必修科。

調查亦詢問受訪者在日常生活層面的「與內地對接程度」,包括受訪者有否曾到訪中國、是否懂得閱讀簡體字等,發現逾九成半受訪者曾到訪中國、逾九成半懂得閱讀簡體字、近七成有使用或擁有微信帳戶、近五成曾乘搭高鐵。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受訪者與內地對接程度「有驚喜」,較她想象中高,而身份認同問題則與香港有近數百年歷史、擁有自己文化有關,相信受訪者於長大後透過交友、工作、婚姻等會改變他們對身份認同的態度。至於有不少受訪者抗拒到中國實習、工作甚至定居,葉劉認為屬於正常現象,因中四、五的學生尚算年青,不願意離開家人朋友到外地工作或定居可以理解。至於逾四成及四成半受訪者不贊成推行國民教育及初中中史科成為獨立必修科,葉劉認為與年青人現時已面對沉重的功課壓力有關,「相信問佢哋加任何一科,例如文學、世界史,佢哋都唔想」,建議政府應想辦法軟性推行國民教育,並把中史課程改得比較有趣,令年青人喜歡學習中國歷史。

協助「新民黨」進行調查的「香港研究學院」總監呂大樂指研究反映香港青年與中國的接觸亦多,社會不應在香港青年對中國有意見或作出批評時便一口咬定為與中國接觸不足所致,應思考接觸的質素或每人於接觸時的經歷如何影響他們對中國的觀感,以免抹殺對話空間。

文、攝:Liona Li
#TMHK20180410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