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出爐 盧寵茂:非簡單按通脹調整
政府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將分五階段落實,首階段於明年實施。急症室收費將由現時一百八十元增加至四百元,但危殆及危急病人可獲豁免。非緊急的放射診斷與病理檢驗,如電腦掃瞄、磁力共振等高階項目,將另收費,介乎五十至五百元不等,基礎服務則繼續免費。
藥物方面,專科門診與家庭醫學門診的藥費亦作調整,每項藥物分別收取二十元及五元,每次處方上限為四星期。至於急症室使用者及住院病人獲提供的緊急藥物、影像檢查等,仍維持免費。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強調,今次改革並非按通脹調整,舊有收費模式存在不足,難以持續。他舉例指,影像檢查現時免費,故不存在加幅「百分比」的比較意義。改革目的是透過「能者共付」及「輕症分擔」原則,更有效配置公營資源。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補充,將增設「封頂」機制,每人每年最多支付一萬元,預計約七萬名重症病人受惠。費用減免制度亦會放寬資格,涵蓋人數由三十萬增至一百四十萬。
高拔陞又指出,急症室分級收費難以與私營作比較,公院全年無休、處理重症,屬完全不同的服務模式。他強調新收費將有助提升資源運用,每年可為醫管局帶來三十億元額外收入,會全數投放於強化醫療,包括提升藥械保障和減免措施。
攝:Gordon Choi
文:Kevin Li
#TMHK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