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法律學會論壇談政壇分合 陳浩天:「大和解」要待選舉被取消之時

「香港大學學生會法律學會」日前舉辦「政壇的分與合」論壇,邀得「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西貢區議員范國威及前「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出席,討論對非建制陣營之間分裂的看法以及將來合作之可行性。

論壇主持人蘇敬恆在開始時問及各位嘉賓對非建制陣營之間分裂有甚麼看法。劉慧卿表示不同意「非建制派」一詞,指為何不稱對面為「非民主派」,因「民主派」的各位都是爭取自由、民主,自己更是爭取「一國兩制」。陳浩天發言時亦表示自己不認同「非建制派」一詞,因「建制派」與「非建制派」之二分法過於模糊,「親中派」及「本土派」為比較合理的區分方法,而「本土派」於他而言可定義為「反對中國殖民」的人士或黨派,在此以外皆可視作「親中派」,因中國殖民一事關乎香港前途問題,能決定香港生死,故應如此區分。主持追問若有人支持「一國兩制」該如何歸類,陳指支持「一國兩制」亦可反對中國殖民,但前提是要承認中國殖民香港的事實。

毛孟靜指自己也認為「非建制派」一詞不妥當,取名時不應以「建制」為根基,應以「民主」為根基。毛指自己過往亦曾提出反對單程證配額之政綱,因此政策正正是令中國得以殖民香港,,但被「同路人」批評有關取態歧視中國人,又批評「大黨」有執政心態,往往為與北京友好而作出遷就。

劉慧卿回應陳浩天時指自己也是「親中派」,但是親中國,不是親共產黨及北京。范國威指出分裂源於政黨間有不同的手段、目標及訴求去應對外在環境及發揮其於政壇之影響力,加上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令更多政黨出現,難以協調,又指外在環境的打壓或是政黨間合作的契機。

梁頌恆指從不同的打壓來看,「民主運動最後一戰必定在街頭發生」,惟難以預測以怎樣的方法呈現,但相信會在「文明的對立方向」發展,因過往港人已用盡文明的手段。梁又指比較認同陳浩天對政黨的劃分方法,因政黨間對待敵人的抗爭意志分歧為有礙協調的最主要因素。

蘇敬恆質疑梁頌恆指文明的手法用盡是否代表可以以不文明的手法去抗爭。梁指在文明地方長大的人不會希望要以不文明手法抗爭,但過去二十年來,中共不停以看似文明、實質暴力的手段對待香港,港人也似乎已用盡不同手段抗爭,故可以較為「合理」的手段保護自己及其他抗爭的群眾。

毛孟靜指儘管自己認同要有抗爭意志,但亦要考慮政治現實,如在議會的抗爭會受《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所限,加上自己亦擔心被捕及被審判。劉慧卿指自己一直反對暴力,但會參與公民抗命,如「和平佔中」便第一個走出來支持;又指自己尊重學生的想法,惟認為學生應好好思考在香港怎樣的運動會得到群眾支持。

范國威指自己用了很長時間思考抗爭路線,認為何時該和平、何時該暴力並非絕對,都是有條件的,當政府開始對人民殘暴打壓、以武力對待之時便應思考以暴力抗爭。范指現時還未到要以暴力抗爭的階段,但當那一天來到,便不擔保自己仍會恪守「和平、理性、非暴力」路線。

陳浩天指抗爭採取文明手段與否應視乎面對甚麼對象,以前港人面對較紳士的英國政府,故可以採取文明手段,但現時是面對着不文明的共產黨,故理應作出「自衛」,制止對方的暴力,才算是「和平、理性」之舉。陳又回應劉慧卿指運動須得群眾支持的說法,指從政者有責任去帶領、教導群眾,不應往往為選票而遷就群眾。陳續指現時政黨間的分歧往往是因為大家要爭奪選票所導致,也許有一天當選舉被取消後各黨派才能真正談「大和解」。

文、攝:Liona Li
#TMHK20171006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