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社聯調查發現至少六千名中學生受精神健康問題困擾 望能增加駐校社工人數以及早識別潛在個案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是日公佈「中學生精神健康及自殺問題」學校社會工作服務個案調查,調查於去年七至十月以問卷形式訪問由社會福利署撥款資助的三十四間非政府機構派駐全港四百六十五間中學的駐校社工,調查駐校社工全年處理之「精神健康個案」及「自殺問題個案」的數量、平均跟進時數及有關個案是否正接受其他專業支援。

調查獲四百一十九間中學的駐校社工回覆,發現有關中學於過去一學年共跟進二萬九千七百多宗個案,當中近六千宗個案為精神健康個案,二千三百多宗為自殺問題個案。調查亦發現第一組別(Band 1)學校的精神健康個案及自殺問題個案所佔比率較第二及第三組別學校高,估計與第一組別學校學生面對來自家長、校方的沉重功課壓力,以及對自己要求比較高有關。

調查同時發現學生的服務支援需要遠超出駐校社工的負荷,以駐校社工的人力資源計算,駐校社工平均只能用十四點二小時跟進每一個案,但於過去一學年駐校社工平均使用十九小時跟進精神健康個案,而處理自殺問題個案更平均需花上三十三小時,駐校社工往往需付出自己的培訓及工餘時間處理個案,而在資源如此緊絀下駐校社工亦難以發掘潛在或不願求助個案,變相令有需要學生難以得到及時支援。

「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網絡」副主席盧松標指過去五至十年,學生的問題由「外顯」變為「內隱」,社工往往需要花更長時間、從更多方面了解及跟進學生的問題,而體系上之缺失如缺乏家人支援、與朋輩相處出問題對學生影響亦越來越深遠,故有增加人手以從源頭解決學生精神壓力問題的需要。

團體建議政府現正試行的「醫教社同心協作先導計劃」應以由學校社工或老師識別其精神健康急需支援、但未獲確診的學生為優先服務對象,並增加每間中學社工人手至兩名,為有需要學生提供及時而適切的支援。團體又建議政府增加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服務資源,以縮短新症輪候時間,亦應加強精神科外展服務,以解除兒童及青少年對精神病標籤的抗拒。針對教育政策為學生帶來過大壓力,團體希望「青年發展委員會」能成立專責小組改善教育制度,為學生提供愉快充實的學習環境。

文、攝:Liona Li
#TMHK20180403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