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即棄塑膠管制推行 謝展寰:逐步建立「走塑」文化

近日有日式超市使用紙盒載壽司,政府解釋被質疑說法前後不一。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電台節目中解釋,市面上的食物形式多樣,法例難以涵蓋所有細節,只能按法例要求及精神逐案詮釋。他認為,用紙盒載壽司「有少少不合理」,並質疑顧客如何選擇壽司。他澄清,若顧客即場點餐,不可使用膠盒;但在超市或售賣機出售的外帶食物則可使用膠盒。謝展寰表示,顧客外賣後在哪享用是另一問題,若製作過程是為顧客帶走,即可視為外賣。

判斷堂食或外賣,謝展寰舉例說,如果在美食廣場點一碗牛腩麵並即場享用,屬堂食;若從貨架上買預包裝好的飯糰或三文治,則屬外賣。他強調,不擔心法例會構成漏洞,關鍵在於食物是否預製及包裝好。

對於便利店熟食檔,謝展寰表示,供即場享用的食品不能使用塑膠產品盛載,因此許多地方已改用紙盒。針對有便利店使用膠盒並要求顧客在店外進食,謝展寰稱這是商業考慮,由商戶自行決定營運模式。

謝展寰指出,即棄塑膠產品管制實施後,當局走訪1700多間零售及餐飲店鋪,發現大部分大型連鎖店已轉用非塑膠餐具,小型商戶中半數已轉用,其餘正在「清貨尾」或尋找替代品。他表示,約60至70%的顧客已選擇外賣「走餐具」,反映社會「走塑」意識良好,並期望市民逐漸養成自備餐具的習慣。

針對廚餘回收,謝展寰表示全港有200多個回收點,未來將增加和擴展網絡。新設回收點將延長開放至晚上9時。針對廚餘機經常滿載或故障,他稱這是「受歡迎的問題」,因市民對廚餘機反應踴躍。目前大半公共屋邨已安裝500多部廚餘機,未來3至4個月內所有屋邨都會按人口比例設置廚餘機,並邀請私人屋苑申請。

謝展寰表示,目前每天回收廚餘量約200多噸,而廚餘處理廠的每日處理能力達900噸,因此仍有提升空間。他強調,政府目標在2035年前完全停用堆填區處理生活垃圾,未來不會再建新廚餘處理廠,而是利用現有污水處理廠加設「廚餘與污泥共厭」功能,不擔心未來處理廚餘的能力,重點是改變上游垃圾分類文化。

針對垃圾收費試行計劃,謝展寰表示,指定垃圾袋並未停產,但因存放問題暫時停止生產。他指出,試行計劃中政府大樓和食肆合規率接近100%,但住宅特別是三無大廈的合規率偏低,只有10至20%。他重申,垃圾收費旨在提升市民減廢意識,推動回收業發展。

攝:Gordon Choi
文:Kevin Li
#TMHK20240427

%d 位部落客按了讚: